2014 May
共創農業永續新價值

「近年來,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全球農業發展已邁入高度商業化;同時,追求高投資報酬率也使得農村生態與發展產生遽變。這一連串的變化,反映在青年人口外流、農村高齡化、人才與資金不足、供銷轉型困難等重要議題之上,皆已造成在地農業創新發展或永續經營之強大威脅。在本案我們藉由與實際的業者合作,將設計師實際帶到需求場域,和在地人士進行共創實作提案,並期許能將各設計概念在地落實,實踐永續發展之目的。」

Partner 本案執行夥伴

教育部、宜蘭縣政府、礁溪鄉農會、橘之鄉、行健有機合作社、蔥滿理想、冬山有善生活小舖、燕銘農產、上下游、春一支、樂朋、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灣服務科學學會、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工業技術發展研究院


Challenge 設計挑戰
300萬人
根據主計處統計,2011年台灣共有接近三百萬的農業人口,約佔整體人口的12%,但與此相照農業產值卻只佔GDP的1.75%,為一個投入與產出失衡的弱勢產業。
63歲
農民高齡化,根據2012統計平均為63歲,農民幾近全年無休的工作,但收入卻無法回應投入的心血,再加上社會普遍對農業觀感偏向保守,導致年輕人不願投入農業。
1.1公頃
台灣農民平均耕作面積為1.1公頃,是義大利的1/20、美國的1/200。小農的土地零細化,缺乏規模經濟。
33.3%
依照農委會2014年統計,國內糧食自給率為33.3%,其中稻米雖可完全自給自足,但因飲食西化,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130萬公噸小麥,但本土產量僅400公噸,自給率不到0.1%。

Goal 設計目標

本案以宜蘭縣為執行場域,以農田到餐桌為脈絡,與友善耕種的小農、在地銷售平台及終端市場通路三大面向,期望透過不同的利益關係人及跨領域的共創過程,為農業找到創新的價值,進而得以永續發展。


Intro 本案簡介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體驗經濟的崛起,許多產業強調透過跨領域或不同利益關係人的共創,尋找創新的機會,為顧客打造更深刻的服務體驗,而台灣農業的發展也逐漸從過去聚焦於農產品的生產之外,開始提供整體服務或休閒體驗,例如:文創與農業,透過跨領域的共創,賦予農產品新的生命力,或者旅遊觀光與農業的激盪,發展出休閒觀光農場,讓農地能夠更有效率的運用,同時讓旅客透過體驗了解農業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透過產業價值鏈中不同利益關係人的共創,包含農民合作共創在地品牌,為農產品創造品牌的加值,以及農民、終端業者及消費者的直接連結,透過食材履歷,讓終端業者能與農民合作提供安全的食物,也使得消費者能吃的安心,並進一步為農民宣傳提升能見度。

因此,本次5% Design Action 聚焦於共創的農業新價值,主要是期盼設計師們能在設計的過程中,思考如何透過不同的共創模式,尋找農業的創新價值,進而為永續農業的發展創造新典範,進而提升農業的價值及吸引更多的人才,滿足永續發展的三大因素:經濟發展、社會包容及環境治理。因此,為讓參與之設計師能對農業之價值鏈有基礎的認知,本次5% Design Action 也以產地到消費者終端的價值鏈為主要核心,提出「從農田到餐桌」的概念,探討包含1) 友善耕種的小農、2) 在地銷售平台及3) 終端市場通路的相互關係及現況問題,作為本案設計過程中的參考依據。

最後,本次5% Design Action 亦從農田到餐桌的價值鏈中,選出宜蘭縣6 位具代表性的業者,包含蔥滿理想、燕銘農場、友善生活小鋪、行健有機合作社、礁溪鄉農會以及橘之坊作為本次活動之實際合作對象,期盼設計師能在各場域體驗後,能以他們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了解從在地農業發展中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思維脈絡,到消費者在餐桌上對於「食」的期待及需求,並從服務提供者及服務接收者雙方各自的價值主張進行思考及共創設計,使在地農業能在永續、友善的目標下,為農業尋找新價值,提出農業創新的發展契機及商業模式,成為未來其他地區的參考範例。


Insight 設計觀點

1. 友善耕種的小農

由於農地面積的缺乏,小農的經營普遍無法達到具規模性的生產,因而難以壓低生產成本及創造市場競爭力,導致農民收入普遍較低,人才不願投入農業以及農民高齡化的問題,也間接使得成本較高的有機摘栽種法難以推廣及被應用。此外,由於台灣地價高漲,地主不願長期租賃,導致有意願運用友善耕種的小農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合適的土地環境。

蔥滿理想

創辦人林東海生從事務農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然而在體驗行程的發展上,還需要不斷新的刺激與想法,由於人力及經費的不足,使得體驗活動與務農常常顧此失彼,且在對外訊息的傳遞上成效有限。因此,他希望能夠從更多創新的觀點發展體驗活動,讓周圍的農田經營者更進友善的耕作方式,也是在未來經營上的挑戰與目標之一。

燕銘農產

由於堅持友善及有機的耕作方式的關係,除了要隨時因應天氣的不定性之外以外,人力資源往往是最大的挑戰,目前主要人力僅有賴嬌燕與弟弟兩人耕作,其餘則是聘請宜蘭在地就讀與農業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幫忙照顧農田。另外,農產加工品的開發及販售也是一大挑戰,由於缺乏新刺激及專業指導,往往導致賴嬌燕分身乏術,卻不一定能發揮效益。

2. 在地銷售平台

在地銷售平台的形成,往往需要在地居民的緊密合作,或與在地特色結合,然而往往由於缺乏合作及跨領域共創的意識,當面對新興量販店或超級市場的競爭時,在地銷售平台常遇到難以顯出獨特價值的困境。

友善生活小舖

由於友善生活小舖是以學校為中心營運,與更多社區的居民互動還有待加強,且因為經營方式是以學生家長為主,所以每當學校放假時就必需暫停營業,也導致小農的產品銷售會遇到空窗期。此外,友善生活小舖也期待它的經營模式及理念能夠持續向外推廣並且複製,讓更多地區的友善小農或新農都有這樣一個平台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行健有機村合作社

相較於其他小農單獨經營的體驗活動,行健村是以農村為基礎,包括環境介紹與講座、農事體驗和有機料理享用,擁有較為完整的體驗方式。不過,由於小農平日仍以「務農」為主、「體驗」為輔,因此人力負擔是一大挑戰;此外,因為有合作社的存在,張美希望未來能將目前村內單一的活動擴增為一整體的深度體驗行程,透過流程與服務設計,將「行健有機合作社」變成一個據點,作為集合休憩、知識傳播、農事體驗、品嘗有機美食和販售的平台。

3. 終端銷售管道

由於台灣農業仍普遍欠缺品牌的經營,農產品等相關附屬產品難以如韓國、紐西蘭等國家創造國際化的知名度,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因而容易陷入紅海市場的競爭。

礁溪鄉農會

目前,在地農業永續或友善的相關議題,在礁溪鄉農會給一般消費者的印象中較無顯著的推動與落實,但其卻是在地農民的重要產銷及輔導平台,如何在供給端持續推動友善的概念,並且將其努力讓終端消費者知道進而選購,乃是目前第一要務。其次,「湯戀物產館」主要是接待社區活動或團體旅客,並藉由口耳相傳來吸引顧客,但由於「湯戀物產館」的地理位置不佳,導致旅客不易發現而錯失參觀的機會,因此散客數量較少。再者,因資金和行銷人才不足,導致在商品推廣上的困難。

橘之鄉

橘之鄉與在地小農合作,幫助在地金柑小農生存,收購宜蘭70%的金柑,但目前在品牌經營方面,卻無法有效的讓顧客與在地小農產生鏈結,加強對在地農業的認同。另外,橘之鄉雖然擁有咖啡館、DIY教室、賣場和加工廠,是一個俱有齊全硬體設備,且可以結合體驗和休憩的場所,不過或許因為各場所分散,因而無法延續參觀和體驗時的感動,造成遊客購買產品的意願不高。


Design 設計提案
穀食豆香
以友善概念開發食品系列產品並定義品牌,透過早餐時間家人間相處的幸福時光,以友善耕作的米香配豆漿,ㄧ起吃ㄧ起聊,讓消費者體驗友善生活的美好。
熊怡晴、陳苑伊、孫傳翔、張駿義
穀惑仔
將礁溪農會穀倉作為觀光行程最後一站,以鮮活角色與觀光穀倉體驗來拉近米與人、鄉村農夫與都市食客的距離。
羅文婕、麥斯筑、張竣雄、鄭宗信
思耕草堂
以契作認養與網路社群協助農夫行銷。輔以農夫學院使老化的農村再生,打造生態系使其自體循環永續。
吳必涵、鄭衍偉、高欣淳、林富裕
蘭陽宴遊
以宴席出發,讓消費者透握飲食更親近在地農業,並且,透過一系列線上的知識服務與實體場域農事體驗來落實食農教育,藉由觀念轉換與價值塑造,吸納更多人關注台灣農業,進而身體力行投身農業。
陳菁茹、李彥良、卓致遠、蔡怡娜
種子方舟
為了喚起都市人對農村的關注,以行動卡車巡迴的方式降低知識門檻,強調每個人的小動作都改變整個農業系統。
林韋騰、周鼎洋、陳以寧、張方瑄
橘子樂園
為了新世代的消費族群,我們透過開發副品牌,期望在年輕世代中延續橘之鄉對於食物與土地的態度與堅持。
林靜玉、林怡豪、許惠琇、曾泓銘

參與者怎麼說
設計師 卓志遠
「他 (業者) 給我們一個箱子,說包裝很醜,但我們幫他解決包裝,並沒有辦法解決他的問題,他需要的是改變整個農業的關係。」
設計師 李彥良
「我覺得我們最大的收穫是把視野拉高,去看到整個農業現況的問題,是這次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收穫。」
蔥農 林東海
「這些 (設計) 就是未來我想要走的路,只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給其他的人知道,他們 (設計師們) 今天幫我表達了,我覺得我看到的不是契機,是看到希望。」

你知道的,你也可以

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