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Design Action 楊振甫:你也可以成為臺北的設計師

Jun 28 , 2016

作者 /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發表日期 / 2016/6/28

一個城市要透過設計來改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對5% Design Action的創辦人楊振甫而言,問題不在於是否擁有設計的能力,而是能不能設計一個機制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願意加入,並在參與的過程找到自己的角色,以實際行動嘗試讓改變成真。這不是楊振甫腦海中的靈光一閃的想法,而是他創立5% Design Action公益設計平台至今一直以來的行動與思考。

2013年,因為擔任護理人員的妻子在面對推廣癌症篩檢所遭受的困難和限制,讓他開始有了想要改變社會的念頭,沒想到這樣的想法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大的回響,成為發起5% Design Action運動的契機。就在今年三月,5% Design Action在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設計晚宴上拿下「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獎」,楊振甫認為5% Design Action能獲得評審青睞的原因就是成功打造一個平台,讓各行各業的人和第一線的服務人員用少數(5%)時間貢獻專業與力量參與,一同用社會設計找尋可能的創新機會與解決方案。

社會設計 找到溝通的第三種選擇
 

過去因為種種的限制和框架,讓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失去對於這個城市的熱情,甚至以冷漠來保護自己,以批評來宣洩不滿的情緒。楊振甫一直有感於人民的需求不容易被聽見,到最後可能用走上街頭抗議等表達自己的看法。但這幾年他在做社會設計的過程裡面發現,設計的介入反而開啟另外一種溝通的可能性。「在過去從公部門傳統政策執行訂定,或是從NGO單純由下往上的角度之外,『社會設計』開啟了另外一條路,以議題為導向讓所有相關的人能夠一起go through整個設計過程。」

他以這幾年的親身經驗為例,「為什麼有這麼多醫療院所醫生、物理治療師、心理師願意站出來,結合第一線機構的照護人員參與5% Design Action?因為他們長期以來有些想被解決的問題在心裡面卻說不出口,可能因為他只是照顧臥床病患的護士而已,但他的idea可能讓未來的照護工作負擔可以減輕很多,讓病患被服務的品質能更好。」楊振甫發現這樣的設計方法能夠幫助這個城市,讓它能夠更有溫度,「大家在參與的過程裡,不是用自己的專業角色說話,而是回到談使用者、顧客、人民、高齡者、或高齡者家屬心裡的話,講第一線照顧人員的話,這些是單從政策表面上是看不到的。」他覺得當設計進入時,會提昇想要解決問題的新溫度,而不是吵雜的溫度。

自5% Design Action成立以來,已有超過了250位業界設計師與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非營利組織、公部門一起參與,他們投入包括:癌症篩檢服務設計、友善餐廳創新設計、永續農業之體驗設計、弱勢兒少教育創新設計等項目。5% Design Action形成一個新的管道,能讓正面的力量和建設性的聲音,進入到整個創新決策的設計過程裡。「這是場設計的社會運動,雖然沒有辦法短期就成功,但可以用很有效的方式,去補足過去傳統的激烈性表達後,沒有解決的『than』這個部分。當街頭運動、社會倡議把大家聚焦在同一個議題,並覺得有改變的必要性,這時候設計就該進來了。」

然而,在追求短期效益和具體成果的大環境,不允許失敗和不給予探求可能性的氛圍下,楊振甫直言這和創新的核心內涵是完全牴觸的,這也是設計師未來最大的挑戰。「時間,會愈來愈少,資源會愈來愈緊迫,大家對於要看到短期成果的需求,會愈來愈大。」他建議設計師參與社會設計時不要太高空、太理想化,「不要只想著我一定要搞一個十年的設計,應該要先有一個一年內、半年內、三個月內,就可以滿足大家短期期待的方法,用那個東西來建立信任感,去邀請他們成為下一個行動的重要核心夥伴。我們不是要大家放棄理想的那件事情,而是你要兼顧短期、中長期的一些布局,讓你短期的設計投入,也能在中長期裡面扮演策略的角色。」他認為讓更多的核心、關鍵的人能夠認同,也是社會設計的一部分。

讓台灣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但城市有這麼多的議題,究竟該從哪開始呢?「在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我特別想呈現高齡化的社會議題,它也是一個可以讓我們跟國際搭接的討論議題。」在獲得設計之都國際補助案的支持下,5% Design Action將透過「living lab生活實驗室」的方式,與丹麥、德國、荷蘭等長期深耕高齡議題的國際團隊一起合作,建立社區導向的老齡照護系統研究,並且重新思考相關的服務流程設計。他要以臺北這個場域作為基礎,回應高齡化和高度都市化這個全球皆面臨的議題。「未來,如果70%的人類都在都市生活,25%以上都是高齡者,當臺北要變成友善城市2.0、3.0、4.0的高齡版本該怎麼做?這都會帶起許多有趣的討論。」

以往「設計」是既有資源擁有者的權力,或是傳統認知中身為「專家」的責任,但楊振甫認為,很多讓臺北更有溫度、更好的方法與洞察,其實並不存在於這些人身上,而是在居住在臺北的市民身上,這就是他心裡所想的:如果要讓臺北更好,需要每個人都成為臺北的設計師。「當每一個人都嘗試用設計去解決問題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接觸和溫度,因為你需要更多的傾聽、關懷和看見。冷漠,自然就會減少了。」他笑著說。

下載封包

點我下載